rónghuìguàntōng

融会贯通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褒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róng huì guàn tōng

注音 ㄖㄨㄥˊ ㄏㄨㄟˋ ㄍㄨㄢˋ ㄊㄨㄥ

繁体 融會貫通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举一反三,豁然贯通,通今博古,学贯中西,淹会贯通,心领神会,触类旁通,融汇贯通,力学笃行

反义词 望文生义,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食古不化,生搬硬套,囫囵,一知半解,穿凿附会,死记硬背,传经送宝

意思解释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
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 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正音: “会”,读作“huì”,不能读作“kuài”。

辨形: “融”,不能写作“荣”;“会”,不能写作“汇”。

辨析: “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都可形容在学习上能够领会;理解。但“融会贯通”的语义范围比“举一反三”大;指将各方面知识都能汇聚起来;得到透彻理解。而“举一反三”只是反映由一类事物推得其他事物。

英语: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俄语: разобраться и уяснить

日语: 諸々(もろもろ)の道理(どうり)から勘案(かんあん)してしっかり理解(りかい)すること

德语: ein Gebiet von Grund auf verstenhen

法语: compréhension parfaite

谜语: 水管结冰用火攻 (谜底:融会贯通)

详细解释

【释义】

形容将各种相关的知识或事物加以融合、贯穿,进而获得全面通彻的领会。语出宋・朱熹〈答姜叔权书〉其一。

【典源】

宋・朱熹〈答姜叔权书〉其一(据《朱子文集》卷五二引)

如邵子又谓“心者,性之郛郭”,乃为近之,但其语意未免太麤。须知心是身之主宰,而性是心之道理,乃无病耳。所谓“识察此心,乃致知之切近者”,此说是也。然亦须知,所谓“识心”,非徒欲识此之精灵知觉也,乃欲识此心之义理精微耳。欲识其义理之精微,则固当以穷尽天下之理为期,但至于久熟而贯通焉,则不待一一穷之,而天下之理固已无一毫不尽矣。[1],[2],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今先立定限,以为不必尽穷于事事物物之间,而直欲侥幸于“三反知十”之效,吾恐其莽卤灭裂,而终不能有所发明也。

注解

[1]举一而三反:指列举一例而能晓喻其余各事。见“举一反三”。

[2]闻一而知十:形容人禀赋聪敏,领悟力、类推力强。见“闻一知十”

【典故】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后世尊称为朱子或朱文公。朱熹治学以居敬穷理为主,为集宋代理学大成者。“理”是朱熹学说的核心,在《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中,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由理生出阴阳万物。但是人不是生而了解理,为了穷究此天地之理,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即透过对事物的研究观察,才能获得“理”,读书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当时有人认为朱熹的治学方法太过繁琐,且天地之理何其庞杂,怎么可能完全穷尽?于是他们认为应该摆脱这些繁琐的知识,将一切的法则与行为视为心性的呈现。朱熹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在〈答姜叔权书〉一文中说到:认为一个学者必须先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后,才能够举出一例就通晓其他各事,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融合、贯穿,最后获得全面的领会。如果没有打好学问的基础,只一味地思考,就希望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通常都会流于空想而不切实际。后来原文中的“融会贯通”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将各种知识或事物加以融合、贯穿,进而获得全面通彻的领会。

【书证】

  • 01.宋・朱熹〈答姜叔权书〉其一:“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源)
  • 02.《朱子语类・卷二七・论语九・里仁篇下》:“曾子偶未见得,但见一个事是一个理,不曾融会贯通。然曾子于九分九厘九毫上都见得了,即争这些子,故夫子告之。”
  • 03.《宋史・卷四二七・道学列传一・周敦颐》:“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
  • 04.《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列传三・陈立》:“草创三十年,长编甫具。南归后,乃整齐排比,融会贯通,成《公羊义疏》七十六卷。”

【用法】

语义形容将各种知识或事物加以融合、贯穿,进而获得全面通彻的领会。

类别用在“融合领悟”的表述上。

例句

你如果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那就不是真学问。

学习任何知识都得讲究融会贯通,不能单靠死记硬背。

老师这种融会贯通的教法,让我们对数学疑难豁然开朗起来。

你照我的方法去读,自然可以融会贯通,不会只是囫囵吞枣而已。

我已把原则教给你,剩下的得靠你自己去体会,才能逐步融会贯通

老师要我们趁年轻多吸收,等到人生体验多了,自然能将所得知识融会贯通

这种填鸭式教法,只求多背多记,不求融会贯通,怎能希望学生真正的理解。

我尽管已把全部经文都记熟了,因缺少名师指点,也还是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造句示例

  • 考前复习给你一个把课程各独立部分融会贯通的机会。
  • 我会继续融会贯通此书的思想。
  • 我不能将所有的信息融会贯通。
  • 这些时期是融会贯通的,并没有明显的分水岭。
  • 绝地武士对原力的融会贯通更能弥补这些不足。
  • 不要考试前的最后工夫里靠融会贯通去取的好成绩。
  • 但是,新哲学必是在三者融会贯通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 他会忘了你的说教,但一旦自己参与进来他就融会贯通了。
  • 一个好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往往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
  • 我们一收到钱就融会贯通知您。您也是需要确认我们这边的汇款。
  • 讲解常用复句句型、语法要点和修辞手法,提高融会贯通的水平。
  • 讲解常用复句句型、语法要点和修辞手法,提高融会贯通的水平。
  • 但是霍布斯是一位兼容并包主义者,他认为自由意志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 融会贯通:想像一个经过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简单操练的足球运动员。
  • 阅读是汲取知识文化最直接的手段,而深阅读则是对知识文化的融会贯通。
  • 令人激动的是,我们看到有这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正在采用这种融会贯通的方法。
  • “金字塔”模式的内涵是:点线面结合,表浅里渗透、融会贯通、螺旋式升华。
  • 他们一起倡导出一种整合的行为学习模式,并融会贯通了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价值。
  • 这里,一位真正热爱建筑的艺术家将两个学科-艺术与建筑-融会贯通并凝练出其精华。
  • 课程的设计目的是要将各种实用技能融会贯通,注重国际性文化背景和商业知识学习。
  • 不过,编程高手能够把必要的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团队的动态,并始终提供技术上的真知灼见。
  • 我们收集信息也是为了将其加工升华,变成更有用的东西——将信息融会贯通变成思想。
  • 快来体验中餐总厨滕师傅主理的上海美食,给您海纳百川、融会贯通的正宗上海美食体验。
  • 我们做的工作会让团队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融会贯通了这些改变,但我们指导的团队还没有。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融会贯通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