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
意思解释
名目:各种名称、项目。
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出处: 明・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向企业巧立名目收费的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正音:“名”,读作“míng”,不能读作“mín”。辨形:“立”,不能写作“为”。谜语: 啰 (谜底:巧立名目)
正音: “名”,读作“míng”,不能读作“mín”。
辨形: “立”,不能写作“为”。
英语: concoct various pretexts
俄语: под рáзными предлогами
日语: いろんな名目を立(た)てる
德语: unter allen erdenklichen Namen
谜语: 啰 (谜底:巧立名目)
详细解释
【释义】
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明史・卷一九二・张原传》:“民既困矣,而贡献者复巧立名目,争新竞异,号曰:『孝顺』。”《清史稿・卷二九四・诺岷传》:“上屡饬各省督察有司,耗羡既归公,不得巧立名目,复有所取于民。”
造句示例
- 只有以上费用,如果还有其他巧立名目的费用,那一定是骗钱了。
- 另一种则是别人生病,他们巧立名目收费,而不过是用传统方法治病。
- 当然,他们可以尝试迂回而行:宣布公共支出削减浪费的计划,巧立名目的征税,同时期望经济充分回复以解决问题。
- 专家点评:这个房屋承购意向金,是该条款制订者巧立名目,为了达到先收取买方钱款、取得不当得利而设置的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