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奄奄
拼音 qì xī yān yān
注音 ㄑㄧˋ ㄒㄧ ㄧㄢ ㄧㄢ
繁体 氣息奄奄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奄奄一息,苟延残喘,人命危浅,病入膏肓,一息尚存,朝不保夕,一丝两气,行将就木,岌岌可危,不可救药,危在旦夕,日薄西山,朝不虑夕,生命垂危
反义词 生龙活虎,生气勃勃,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气贯长虹,气壮山河,旭日东升,气吞山河,气吞长虹,大气磅礴
意思解释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 (1)这个病人已经气息奄奄,医生也已无力挽回了。(2)他爷爷得重病住进了医院,已气息奄奄。正音:“奄”,读作“yān”,不能读作“yān”。辨形:“息”,不能写作“吸”。辨析:“气息奄奄”和“奄奄一息”都可形容“气息微弱;生命垂危”;引申为事物将亡。但“奄奄一息”比“气息奄奄”语气重。故事: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祖母已经气息奄奄,两人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
正音: “奄”,读作“yān”,不能读作“yān”。
辨形: “息”,不能写作“吸”。
辨析: “气息奄奄”和“奄奄一息”都可形容“气息微弱;生命垂危”;引申为事物将亡。但“奄奄一息”比“气息奄奄”语气重。
英语: at the point of death
德语: im Sterben liegen(in den letzten Zügen liegen)
详细解释
【释义】
犹“奄奄一息”。见“奄奄一息”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奄奄一息”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奄奄一息”原作“气息奄奄”,出自晋・李密〈陈情表〉。晋武帝想召李密入宫做事,但从小抚养他长大的祖母年事已高,希望能亲自照顾祖母安享天年,于是写了这篇〈陈情表〉向武帝表明心意。“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说祖母已九十六岁,生命已将到尽头,仅留下最后一口气,随时都有离开人世的可能。希望能多陪陪祖母,等她过世后再出来为皇帝效命。“奄奄”是微弱的样子,常与“气息”连用,表示呼吸极其微弱,快要断气之意,后世还有“奄奄残息”、“奄奄余息”、“残息奄奄”等词。明代以后,则以“奄奄一息”最常见用。
【书证】
- 01.《三国志・卷四五・蜀书・邓张宗杨传・杨戏》裴松之注引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源)
造句示例
- “谢谢。”他气息奄奄地说。
- 由于出发时他就已经疲惫不堪,现在几乎是气息奄奄了。
- 他累垮了,气息奄奄,在忍耐的最边缘迫使自己往前走。
- 他气息奄奄地目击浩海的疯狂,而这种疯狂已把他置于绝地了。
- 死神无法逼你气息奄奄,你将永生于不朽诗篇。只要人能呼吸眼不盲,这诗和你将千秋流芳。
- 黑暗势力已经气息奄奄(残光晦暗),他们依然不愿认输,然而已经非常清楚他们的命运何在。
- 那是想像力的疯狂的盛筵,在一个垂死的人的头脑里祝酒,垂死者气息奄奄地哭泣着,衰微不去的心脏却仍然狂跳。
- 再往下一望,看到一个穿脏花裙子的黑老女人,摇晃着生了痛风病的胖腿,拿着一个大塑料袋,气息奄奄地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