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而起
拼音 pāi àn ér qǐ
注音 ㄆㄞ ㄢˋ ㄦˊ ㄑㄧˇ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义愤填膺,忿然作色,壮志凌云,意气风发,慷慨激昂,激昂慷慨,忍无可忍
反义词 悠然自得,泰然处之,心平气和,泰然自若
意思解释
案:几案;桌子。
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愤慨。
例子: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正音: “而”,读作“ér”,不能读作“ěr”。
辨形: “案”,不能写作“按”。
英语: pound the table and stand up
俄语: ударить по столу от возмущения и подняться
详细解释
【释义】
一拍桌子猛然站起,形容愤慨之极。如:“人质被撕票的消息传来,大家都拍案而起。”
造句示例
- 闻一多拍案而起,拒绝向敌人屈服。
- 当讲到,宇宙的存在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时候,他拍案而起,喝说:“你想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 !全是在浪费时间!
- 你有没有过不顾别人对你生气而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拍案而起?要是没有过的话,你认为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去做呢?
- 但是我们已经给了美国20年觉醒的时间了,或许现在我们该拍案而起,已到无法再等的时候了。可能他们永远不会觉醒,那难道我们不应该对美国做点什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