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ōngguān

怒发冲冠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nù fà chōng guān

注音 ㄋㄨˋ ㄈㄚˋ ㄔㄨㄥ ㄍㄨㄢ

繁体 怒髮衝冠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令人发指,发上冲冠,冲冠发怒,怨气冲天,勃然大怒,发上指冠,发指眦裂,冲冠怒发,怒不可遏,气冲牛斗,怒火万丈,怒气冲天,发怒冲冠,气涌如山

反义词 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意思解释

冠:帽子。
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

例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宋・岳飞《满江红》词)

正音: “发”,读作“fà”,不能读作“fā”;“冲”,读作“chōng”,不能读作“chòng”;“冠”,读作“guān”,不能读作“guàn”。

辨形: “冲”,不能写作“忡”;“冠”,不能写作“寇”。

辨析: 见“勃然大怒”。

英语: be in a towering rage

俄语: волосы встают дыбом от гнева

日语: 怒髪(どはつ)天(てん)をつく

德语: sich vor Zorn die Haare raufen(vor Wut kochen)

详细解释

【释义】

犹“怒发冲冠”。见“怒发冲冠”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怒发冲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头发直竖,把戴的帽子都顶了起来,这是古人用来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古代成年人是要戴冠的。和“怒发冲冠”相关最有名的故事当属蔺相如“完璧归赵”了。战国时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王因宦者令缪贤推荐,召见蔺相如,并且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蔺相如不想使秦国有攻打赵国的借口,主张送和氏璧到秦国去,并说:“君王如确定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愿意带著和氏璧出使。秦国真的给城,璧就留给秦国;不给,我会将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赵国。”于是赵王派他带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国。到了秦国,蔺相如发觉秦王并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于是在秦王欣赏和氏璧时,假意的说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后退了几步,倚柱而立,气得头发竖立,顶起帽子,说秦王既无意把城池偿还赵王,他只好把头、璧都在柱上撞碎。事实上,在《庄子・盗跖》篇中就已提到盗跖一听孔子来访,气得“发上指冠”,这和“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一样的。《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中讲到燕太子丹在易水之边为荆轲送行,壮烈的场面让在场的人“发尽上指冠”,内心慷慨激昂到发尽直竖,意思也是相近的。《庄子》的典故虽较早,但是推究后来所用的“怒发冲冠”,当以蔺相如故事较为贴近。

【书证】

  • 01.《封神演义》第二八回:“子牙看到切情之处,怒发冲冠:『此贼若不先除,恐为后患!』”

造句示例

  • 他怒发冲冠,脸色通红。
  • 我听说残忍虐待动物,就怒发冲冠。
  • 哇哦我喜欢你怒发冲冠的样子…
  • 一个曾和你有分歧的朋友会对你怒发冲冠。
  • 怒发冲冠五侠客将有一个要得到龙卷轴了!
  • 他气得怒发冲冠。
  • 他总是很平静,从不过怒发冲冠,也不过度兴奋。
  • 你可以看到,当她听到他描述他的计画就怒发冲冠。
  • 他怒发冲冠。
  • 他怒发冲冠。
  • 后来人们用“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形容人愤怒到了极点。 。
  • 听到那个律师在讲演中污蔑我们的祖先,大家都气得怒发冲冠。
  • 巴西边后卫承认一向冷静的贝尼特斯在他们欧冠半场休息时怒发冲冠。
  • 人民币还不是完全的浮动汇率,只有当华盛顿怒发冲冠时,才升值那么一点。
  • 怒发冲冠或喜上心头的一瞬间,比起许许多多平静的时刻能够把你带得更远,片刻的消遣可让你终生蒙羞。
  • 我怀疑他是否坦率地与他的同事交流过他的看法,尽管他一回到家,经常对同事们对于中东地区的无知怒发冲冠。
  • 更重要的是,已于2006年去世的John Rae如果得知自己被喻为典型的“旧势力”,一定会气得怒发冲冠。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怒发冲冠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