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怒形于色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nù xíng yú sè

注音 ㄋㄨˋ ㄒㄧㄥˊ ㄩˊ ㄙㄜˋ

繁体 怒形於色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怒气冲天,疾言厉色,老羞成怒,怒发冲冠,大发雷霆,怒火中烧,恼羞成怒,七窍生烟,怒火万丈,令人发指

反义词 喜形于色,喜不自胜,喜笑颜开

意思解释

形:显露;色:脸色。
满腔愤怒显于脸上。

出处: 宋・洪迈《夷坚决》:“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例子: (1)怒形于色,在商场上是一大忌。(2)做人不要怒形于色,以免吃亏上当。正音:“色”,读作“sè”,不能读作“shǎi”。辨形:“形”,不能写作“行”、“刑”。辨析:见“怒不可遏”。怒形于色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内心的愤怒显现在脸上。《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七・子夏蹴酒》:“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沬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怒形于色的翻译折叠展开英语 be black in the face德语 zornig aussehen俄语 лицо искази

正音: “色”,读作“sè”,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形”,不能写作“行”、“刑”。

辨析: 见“怒不可遏”。

英语: be black in the face

俄语: лицо исказило гневом

德语: zornig aussehen

详细解释

【释义】

内心的愤怒显现在脸上。《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七・子夏蹴酒》:“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沬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造句示例

  • 我难得见到她将喜怒形于色。
  • 亨利怒形于色。他不习惯董事会对他顶撞。
  • 说明了史密斯有道理的一面后,我也应当指出,他气量小,常常怒形于色。
  • 我们的一位熟人总是对她丈夫忘记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或相逢纪念日之类的事怒形于色。

字义分解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怒形于色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