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正色

拼音 zhèng sè

注音 ㄓㄥˋ ㄙㄜˋ

近义词 严色,厉色,严容

反义词 杂色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正色zhèng sè

1.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

英文normal color of skin;

2.纯正的颜色,指青、黄、赤、白、黑等色。

英文pure colours;

3.严肃的神色。

例如正色痛斥。正色厉声。 —— 清 · 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文with a severe countenance;

翻译

  • 英语 stern, grim, resolute, firm, unflinching, fundamental colors
  • 德语 farbecht
  • 法语 solide, résolu, ferme inébranlable, couleurs fondamentales

引证解释

1.指青、赤、黄、白、黑五种纯正的颜色。对间色而言。

例证《礼记 · 玉藻》:“衣正色,裳閒色。”
孔颖达 疏引 皇侃 曰:“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
《论语 · 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何晏 集解引 汉 · 孔安国 曰:“朱,正色;紫,閒色之好者。”
宋 · 苏轼 《五色菊赠朱逊之次韵》:“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叶圣陶 《游临潼》:“反正像作画一样,花无正色鸟无名,只要取个意思就成。”

2.本来的颜色;真正的颜色。

例证《庄子 · 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冰心 《往事(二)》:“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

3.谓神色庄重、态度严肃。

例证《书 · 毕命》:“弼亮四世,正色率下。”
《公羊传 · 桓公二年》:“孔父 正色而立於朝。”
《汉书 · 叙传下》:“宽 饶 正色,国之司直。”
唐 ·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吚。”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六:“恂如 正色答道:‘不是,当真不是。’”

4.美色。

例证《庄子 · 齐物论》:“毛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唐 · 白居易 《议婚》诗:“天下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清 ·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 · 论语 · 季氏篇十二》:“乃拣美丽者斥为女戎,而取丑陋者以为正色。”

5.谓正宗品种,纯种。

例证唐 · 元稹 《进马状》:“伏以前件马北方正色,东道奇踪,调习多时,备諳材力。”

6.宋 时指交纳的正宗赋税。如谷、帛之类。

例证宋 ·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令三等已上人户取便纳见钱或正色。”

7.指正生、正旦等主要的脚色。

例证清 · 孔尚任 《桃花扇 · 本末》:“选优,两部秀者,以充正色;蠢者,以供杂脚。”

国语辞典

正色zhèng sè

1.持严正的态度。

例证《书经 · 毕命》:“弼亮四世,正色率下。”
《文明小史 · 第二三回》:“万帅见他说想要拜门,便正色道:『这拜门原是官场的陋习,怎么你也说这话?』”

近义厉色 严容

2.称青、黄、红、白、黑等五种基本色。

例证《礼记 · 玉藻》:“衣正色,裳间色。”

3.戏剧上指正生、正旦等主要的脚色。

例证清 · 孔尚任《桃花扇本末》:“选优两部,秀者以充正色。”

4.色彩学中,某色正达饱和度,其间无白或黑混入者称为“正色”。

网络解释

正色

正色,汉语词语,

拼音:zhèng sè

基本释义是态度严肃,神态严厉等。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正色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