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定
注音 ㄓㄣˋ ㄉㄧㄥˋ
繁体 鎮定
近义词 镇静,安定,从容,沉着,平静,大胆,冷静,沉稳,沉著
反义词 慌忙,惊惶,吃惊,慌乱,焦急,惊愕,慌张,颤栗,惊慌,震悚,惶恐,激动,惊讶,发慌,仓皇,骇怕,着急,惊悸,畏惧,恐慌,紧张,诧异,焦虑,惊恐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镇定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例如保持镇定。
英文settle; calm; composed;
引证解释
1.安定,稳定。
例证《国语 · 晋语七》:“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韦昭 注:“镇,安也。言智思能安定也。”
唐 · 元稹 《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制》:“而况於镇定远荒,经略逋寇,毗倚方切,忽焉薨殂,不有追崇,曷彰悯悼?”
茅盾 《子夜》五:“近来这样的事太多了,报纸载不胜载,并且为了镇定人心计,也只好少载。”
2.遇事沉着,不慌乱。
例证《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赵武 有文德…… 祁午 临事镇定,臣父 匄 能识大体,皆一时之选。”
清 · 刘大櫆 《乡饮宾金君传》:“遇事之盘错,其精神常镇定,而卒能有剖决而解其纷。”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二节:“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3.镇压;平定。
例证《三国志 · 魏志 · 邓艾传》:“今 蜀 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 吴会,宜早镇定。”
邓慕韩 《书丁未防城革命军事》:“又电 广西 提督 丁槐,拨 衡 军二营, 绥远 军一营,前往镇定。”
国语辞典
镇定
1.使安定、平静。
例证《国语 · 晋语七》:“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文明小史 · 第四三回》:“二来现在谣言虽定,人心不免狐疑,大帅去走一趟,也可以镇定镇定人心。”
2.沉著稳定,临事不乱。
例如如:“出了这么多状况,他还是非常镇定,按部就班,照原定计划进行。”
近义冷静 镇静 沉著
反义发慌 恐慌 骇怕 慌乱 慌张 激动 紧张 惊慌 惊惶 颤栗 仓皇
网络解释
镇定
镇定,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在使用分筋或理筋等手法结束名,保持手法的短暂静止状态,以巩固和加强其展筋定痛等作用的手法。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手指和手掌静压在患处片刻。一是用手握住患部肢体的远端,将患部固定在有利于恢复的姿势。
造句示例
-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还是坚持冷嘲热讽——“啊没错,真是做得好啊”——你可以立即镇定地问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 鴵“我明白你的意思,”威洛比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带着极其镇定的语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