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lǎo

月老

拼音 yuè lǎo

注音 ㄩㄝˋ ㄌㄠˇ

近义词 媒人,媒妁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月老yuè lǎo

月下老人;媒人。

英文matchmaker;

翻译

  • 英语 matchmaker, go-between, same as 月下老人[yue4 xia4 lao3 ren2]
  • 法语 Vieillard sous la Lune

引证解释

1.犹言月光暗淡。

例证宋 · 林逋 《梅花》诗之二:“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宋 · 李演 《声声慢》词:“愁望远,甚云销月老,暮山自緑。”

2.即月下老人。参见“月下老人”。

例证元 ·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何须寻月老,则你是良媒。”
《水浒传》第一〇四回:“小子乘着吉日,特到此为月老。”
明 · 沉受先 《三元记 · 谒相》:“赤绳繫足前生定,月老姻书宿世缘。”
清 · 梁国正 《温柔乡记》:“悦美少年,往往发情止礼,胥听月老处分,即相与定情。”
卢群 《有这么一个地主》:“我这个月老,等着喝喜酒了呀!”

国语辞典

月老yuè lǎo

月下老人的简称。参见“月下老人”条。

例证《初刻拍案惊奇 · 卷五》:“每说婚姻是宿缘,定经月老把绳牵。”
《儒林外史 · 第一〇回》:“当日两位月老,齐到娄府。”

近义媒妁 媒人

网络解释

月老 (民俗人物)

月老,民间又称月下老人、月下老儿,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

月老这一形象最初在唐朝小说家李复言的小说集《续玄怪录》的《定婚店》中出现。记载了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巧遇月下老人。宋城县的县令知道了这件事情,就把韦固原来住的旅店题名为“定婚店”。月老由此而来,此后世代相传,男女老少咸知。月下老人后来也成为媒人的代称。

月下老人以红绳相系男女,确定男女姻缘,体现了唐朝人对爱情与婚姻“前世注定今生缘”的认知态度。对于从前那种结婚一定要讲求门当户对的观念来说,月老的婚姻观念显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月老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

近音词、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