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票
注音 ㄧㄣˊ ㄆㄧㄠˋ
繁体 銀票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银票
◎旧时印有银两数额代替银两的纸币。
例如竟有交了白卷,拿银票夹在卷里,希翼学台取进他的呢。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英文note;
国语辞典
银票
◎旧时票号所发行的钞票,票面为银两的称为“银票”,为钱币的称为“钱票”。
例证《官话指南 · 卷二 · 官商吐属》:“我们买了他们栈里一百两银子的货,给了他们一百两一张的银票。”
《文明小史 · 第二四回》:“周学监拿了他三张银票,回去见了王总教。”
网络解释
银票
北宋的“银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中国最大的银票。清初不印制银票,后由于国家困难,印发“户部银票”,简称“官票”。以后又发行“大清宝钞”,简称“宝钞”。
银票现在也指“银行承兑汇票”。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银票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