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ndìng

银锭

拼音 yín dìng

注音 ㄧㄣˊ ㄉㄧㄥˋ

繁体 銀錠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银锭yín dìng

1.银块,常指银元宝。

英文silver ingot;

2.用锡箔折成或糊成的假元宝,迷信的人焚化给鬼神用。

国语辞典

银锭yín dìng

1.铸成锭状的银块。重量有一、二、三、五、十、五十两之别,我国明清两代用为通货,清末始铸银圆。

2.一种冥纸。

网络解释

银锭

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目前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惟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称扁平形银币为“钣”、“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银锭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