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
注音 ㄒㄧㄠˋ ㄌㄧˇ ㄘㄤˊ ㄉㄠ
繁体 笑裏藏刀
近义词 佛口蛇心,绵里藏针,心怀叵测,口蜜腹剑,暗箭伤人,口是心非,刀头之蜜
反义词 推心置腹,心口如一,良药苦口,肝胆相照,胸无城府,苦口婆心,赤诚待人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笑里藏刀
◎形容外貌和善,内心狠毒。
例如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 —— 《水浒传》
英文velvet paws hide sharp claws; cover the dagger with smile; daggers hiden behind smiles; There are daggers in man' s smile;
国语辞典
笑里藏刀
◎唐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言语必嬉怡微笑,其实内心奸邪阴险。但位处权要,强要别人附和自己,若有些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典出《旧唐书 · 卷八二 · 李义府传》。比喻外貌和善可亲,内心却阴险。
例证元 · 关汉卿《单刀会 · 第一折》:“那时间相看的是好,他可便喜孜孜笑里藏刀。”
《红楼梦 · 第五五回》:“暗地里笑里藏刀,偺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
近义口蜜腹剑
网络解释
笑里藏刀
这是一个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晋·刘昫《旧唐书 · 李义府传》。
笑里藏刀指脸上挂着笑容,心中藏着杀人的尖刀;比喻外表和善,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故事
唐朝有个名叫李义府的人,出身贫寒,但潜心读书,关心时政。唐太宗时,他在科举考试中因对策良好而被朝廷录用,当了一个小官。
唐高宗继位后,擅长察言观色、逢迎拍马的李义府升了官,高宗想把武则天立为皇后,李义府上蹿下跳,百般支持,博得了高宗的欢心,很快升任右丞相,成为掌握朝政大权的高官。
李义府表面上待人和蔼谦恭,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但心底里却狭隘阴险,手段毒辣,冒犯过他或不顺从他的人,都会遭到他的毒手。为此,大家在背后送给他一个外号“笑中刀”。
有一次,李义府听说大理寺的监狱里关着一个犯死罪的女囚,长得非常漂亮,便想霸占她。他甜言蜜语说通了狱吏毕正义私下放了她,又指使手下偷偷把她藏在私宅。事情被发觉后,主管大理寺的官员向高宗奏告。他得知后便威逼毕正义自杀。李义府以为死无对证,也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侍御史王义方了解内情后,将原委奏告高宗,并要求朝廷对他严加惩处。但因高宗偏祖,不仅不拿住李义府问罪,反而将王义方贬到外地去做小官。事后,李义府还恬不知耻地讽刺挖苦王义方。
此后李义府更加肆无忌惮,徇私枉法,聚掠钱财。一天,他在宫中看到一份任职名单,便默记在心。回家后,就指使儿子找名单上的一个人,向他透露这件事,并乘机索要了一大笔钱。不久,此事被揭发出来,高宗终于认清了这个一贯逢迎讨好、笑里藏刀的小人的真面目,将他父子流放到谢州(今四川境内)去。后来天下大赦,也不准他返回京都。
成语寓意
不是所有的咄咄逼人言语都是带有坏心的,正如不是所有的微笑都源自善良的心一样。坏人是有类别的,一类是显而易辨的狼,一类则是披着羊皮的狼。前一类型,因为人们都容易辨认,无论亲身经历还是道听途说都领教过他们的厉害,于是对他们很自然有着提防心,受到的伤害也就能进一步降低。但是后一种,在其有如绵羊和善的面目下,人们慢慢完全没有戒备心,不经意间会被人袭击得落花流水那样。成语告诉人们,与人相处交友,不要凭第一印象迅速先入为主把对方的特性定义下来。应花足一段时间留意对方的为人,再决定如何交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