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
注音 ㄒㄧㄤ ㄋㄤ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香囊
◎装着香料的袋子。
例如四角垂香囊。 —— 《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perfume (spice) bag;
翻译
- 英语 spice bag
- 法语 sac d'épices
引证解释
1.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
例证三国 魏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后。”
宋 · 秦观 《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红楼梦》第八七回:“小几上却搁着剪破了的香囊和两三截儿扇袋并那铰拆了的穗子。”
晓立 《节序 · 风俗和艺术》:“五月初五端午节,艾叶遍插,龙舟竞渡,孩子们额头点上雄黄,姑娘们巧手做着各种彩色粽子、香囊。”
2.有香味的取暖器。
例证唐 ·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唐 · 王建 《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
3.借指荔枝。
例证闽 徐夤 《荔枝》诗之一:“朱弹星丸粲日光,緑琼枝散小香囊。”
4.指麝的藏香器官。
例证《文汇报》1991.2.6:“而且偏偏又只有雄麝藏有香囊,平均杀死3头麝才能获取一个香囊,致使麝急剧减少。”
国语辞典
香囊
◎装香料的小布口袋。用带子系在身上,作为装饰品,或悬挂屋内除臭。
例证《晋书 · 卷七九 · 谢安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
《红楼梦 · 第七三回》:“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极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
网络解释
香囊 (盛香料的小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香囊与荷包并非同一种物件。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囊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古代的香囊是用来提神的,也有用香料来做的,因其香适合很多人的喜欢,后逐步改为纯香料。
香囊 (汉语词汇)
香囊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囊以锦制作,又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包、香缨、佩帏、容臭等,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由于奇特香料多来自外国的贡品,朝廷还把香囊作为赏赐之物。佩带香囊之俗,也在民间盛行。“榴花角黎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珠门。”这首古诗是描述当时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种种习俗。端午节前后,人们除了吃粽子、插艾叶以外,还要给孩子们带上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