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ishān

五台山

拼音 wǔ tái shān

注音 ㄨˇ ㄊㄞˊ ㄕㄢ

繁体 五臺山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五台山wǔ tái shān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省 · 五台县东北。五峰耸峙,峰顶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主峰北台,海拔3,058米。山无炎暑,又名清凉山。

国语辞典

五台山wǔ tái shān

山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因五峰耸立,高出云表,顶部平整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名。山中寺院极多,为佛教圣地,因其环境清幽,佛家称为“清凉山”。道家喻为神仙府地,称为“紫府山”。为我国四大名山之一。

网络解释

五台山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

五台山(Mount Wutai),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截至2017年,五台山有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五台山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