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尾大不掉
◎兽类尾巴过长,摇摆起来困难。比喻下强上弱难以控制调动。
例如二百余年,自相崇树,虽朝廷有时命帅,而世人多务逐君。习若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 《旧唐书 · 朱克融等传论》
英文leadership rendered ineffectual by recalcitrant subordinates;
翻译
- 英语 large tail obstructs action (idiom); bottom heavy, fig. rendered ineffective by subordinates
引证解释
1.比喻属下势强,不听从调度指挥。
例证《左传 · 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宋 · 李纲 《再与吴元中书》:“国初,以 唐 · 为鉴,削方镇之权,以絶尾大不掉之患,是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 · 传教》:“西字日报论教士之擅权,教民之梗化,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马南邨 《燕山夜话 · 陈绛和王耿的案件》:“上边用人行政没有精明强干的宰相和他的寮属认真负责,下边的地方官吏则为所欲为,实际上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2.比喻事物前轻后重,难以驾驭的现象。
例证明 · 郎瑛 《七修类稿 · 国事二 · 陈友谅始末略》:“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
朱自清 《<你我>自序》:“《你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东西;变成那样尾大不掉,却非始料所及。”
国语辞典
尾大不掉
◎尾巴过大就不易摆动。比喻下属的势力强大,在上者难以驾驭。语出后亦比喻事物因本末关系倒置,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明 · 郎瑛也作“末大不掉”、“尾大难掉”。
例证《左传 · 昭公十一年》:“所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七修类稿 · 卷八 · 国事类 · 陈友谅始末略》:“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