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哭

拼音 tí kū

注音 ㄊㄧˊ ㄎㄨ

近义词 哭泣,呜咽,与哭泣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啼哭tí kū

放声地哭。

英文weep aloud; cry; wail;

翻译

  • 英语 to cry, to wail
  • 德语 heulen, jammern (V)​
  • 法语 pleurer à chaudes larmes

引证解释

1.放声地哭。

例证《荀子 · 非相》:“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
唐 · 王建 《原上新居》诗之五:“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飢。”
鲁迅 《坟 · 未有天才之前》:“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2.特指猿啼。

例证唐 · 白居易 《寄微之》诗之五:“秦 女笑歌春不见, 巴 猿啼哭夜尝闻。”

国语辞典

啼哭tí kū

1.因悲伤或过分激动而放声哭泣。

例证《荀子 · 非相》:“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
唐 · 王建〈原上新居诗〉一三首之五:“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

2.猿的叫声。

例证唐 · 白居易〈寄微之〉诗:“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

网络解释

啼哭

啼哭,汉语词汇。

拼音:tí kū

指大声地哭泣。语出《荀子 · 非相》:“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

造句示例

  • 七日筵宴之内,她在丈夫面前啼哭,到第七天逼着他,他才将谜语的意思告诉他妻,他妻就告诉本国的人。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啼哭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

近音词、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