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àozǎo

跳蚤

拼音 tiào zǎo

注音 ㄊㄧㄠˋ ㄗㄠˇ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跳蚤tiào zao

一种节肢动物,体小,深褐色或棕黄色,有吸吮的口器,脚长善跳跃,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身体上,吸血液,能传染鼠疫、斑疹伤寒等病。通称“虼蚤”(gè zao)

英文flea;

翻译

  • 英语 flea
  • 德语 Floh (S, Bio)​
  • 法语 puce (insecte)​, siphonaptère

国语辞典

跳蚤tiào zǎo

动物名。昆虫纲微翅目。体形很小,暗褐色,后腿长而有力,善跳跃。多寄生在哺乳动物或禽鸟身上,吸吮血液为生。

网络解释

跳蚤 (昆虫纲蚤目的昆虫)

跳蚤为属于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变态类。俗称革子,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腹部宽大,有9节。后腿发达、粗壮。蛹被茧所包住。成虫体型微小或小型,无翅,体坚硬侧扁,外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体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虫无足呈圆柱形,营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虫血便或有机物质为食。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跳蚤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