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
注音 ㄙㄨㄛ ㄘㄠˇ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莎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翻译
- 英语 coco-grass or nut sedge (Cyperus rotundus)
- 德语 Riedgras (S), Schilfgrase (S)
- 法语 carex, laîche
国语辞典
莎草
◎植物名。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产于原野沙地,茎高十至六十公分。叶细长质硬,深绿色,夏日由茎顶分歧生穗,开黄褐色小花,地下块根称为“香附”,可入药,有健胃、理气、调经等功能。
网络解释
莎草 (莎草多种植物的别称)
莎草,拉丁学名Cyperus rotundus L.,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植物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少数种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亦常见到;此外,世界各国也都广泛分布。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莎草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