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眼
注音 ㄙㄨㄣˇ ㄧㄢˇ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榫眼
◎榫枘相接处为容纳枘而凿出的窟窿,即器物咬合的凹下部分。
英文mortise;
翻译
- 英语 mortise (slot cut into wood to receive a tenon)
- 德语 Zapfenloch (S)
国语辞典
榫眼
◎器物接合的地方,制成凹凸的形状,凹的部分称为“榫眼”。
网络解释
榫眼
sǔnyǎn
[mortise] 榫卯由榫与卯构成,卯俗称“榫眼”。榫枘相接处为容纳枘而凿出的窟窿,即器物咬合的凹下部分
榫头榫眼接合是最古老的一种木料接合方式。起初为古埃及的木匠们所青睐,数个世纪以后,哥伦布探索新大陆所用的船均以这种接合方式建造。时至今日,这种接合方式在家具制造业中的应用更是如日中天。它常被用于框架嵌板柜体结构,以及在桌椅上安装横撑。 这类接合方式均包括两个要素:从板件端部突出来的榫头,以及在与其接合板件上开出的榫眼。它可以提供较大的长纹胶合面积,经过良好的加工组合,几乎可以抵御任何外力,燕尾榫接合则更是难以拆解。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榫眼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