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
注音 ㄑㄧㄢˊ ㄈㄨˊ ㄑㄧ
繁体 潛伏期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潜伏期
◎在宿主内生存与发育或发展而没有显示症状的时期 —— 用于指传染体或疾病。
英文latency;
国语辞典
潜伏期
◎从病原侵入寄主,到寄主首次出现病征前的一段时期,称为“潜伏期”。
网络解释
潜伏期 (医学名词)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不同的潜伏期长短不同,有的疾病短至几小时,有的则长达数年。但同一种传染病有固定的潜伏期。
潜伏期 (心理学名词)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人格或心理发展阶段之一。他认为,在性器期过后,有一个漫长而又平静的心理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重要的潜意识驱力迫使自我满足。这一个阶段,就被称作潜伏期,大约从童年末期一直到青春期。在此期间,个体很少有来自本我的压力,也较少有内心冲突的困扰,这是一个增长才干、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大好时机。
造句示例
- 我们把这一项叫做“反应潜伏期”,它的意思是:编织谎言需要非常多的脑力,这样,在你的提问和别人的回答之间就会有一段时间滞差。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潜伏期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