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ānān

偏安

拼音 piān ān

注音 ㄆㄧㄢ ㄢ

繁体 徧安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偏安piān ān

1.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

例如王业不偏安。 —— 《三国志 ·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偏安一隅。

英文be content to retain sovereignty over a part of the country;

2.借指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某处。

例如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翻译

  • 英语 content to hold a small part of the territory, fig. forced to relinquish the middle ground, forced to move away

国语辞典

偏安piān ān

封建王朝失去中原地区而偏处于部分领土,称为“偏安”。

例证《三国志 · 卷三五 · 蜀书 ·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网络解释

偏安

偏安:拼音piān ān,注音ㄆㄧㄢ ㄢ。释义有三种:(1) 退守某地,保留原来的政府以及部分主权(通常指临时安定下来,准备反攻)。(2) 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谓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于一方。(3) 借指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某处。

用拆词法解释,简而言之:暂居偏远之地,临时安定下来,准备反攻。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偏安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