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ilóu

牌楼

拼音 pái lóu

注音 ㄆㄞˊ ㄌㄡˊ

繁体 牌樓

近义词 牌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牌楼pái lou

城市要冲或名胜之处的装饰用的建筑物,用两个或四个并排的柱子搭成,上边有檐。还有一种用竹、木等临时搭的庆祝用的此类建筑。

英文pailou; decorated archway;

引证解释

1.一种装饰性建筑物。有二根或四根并列直柱,上有檐额。多建于街市要冲或名胜处。

例证《西游记》第六十回:“忽见一座玲瓏剔透的牌楼,楼下拴着那个辟水金睛兽。”
《孽海花》第二十回:“言犹未了,已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牌楼之下,楼额上写着‘五云深处’四个辟窠大字。”

2.指为庆贺而用竹木等搭建的类似牌楼的临时建筑物。

例证巴金 《雪》第八章:“人们正在矿局的门口扎牌楼,装电灯。”

国语辞典

牌楼pái lóu

作为装饰用的建筑物,两立柱之间施额榜,柱上安装斗拱形簷屋,下可通行的纪念性建筑物。多建筑在市街要冲或名胜古迹之处。

例证《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七》:“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珑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
《儒林外史 · 第一四回》:“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

近义牌坊

网络解释

牌楼

牌楼,与牌坊类似,中国传统建筑之一。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一种有柱门形构筑物,一般较高大。旧时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琉璃几种,多设于要道口。牌楼曾作为多届世博会中国馆的门面建筑,吸引了世人的视线。其中一八六七年世博会中国馆牌楼使用木、竹和麦秆等材料,造型简单,令人赏心悦目;一八七六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馆以一座精心雕凿、涂饰的全木牌楼为正门,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和各国参展官员;一九零零年巴黎世博会的中国牌楼外形仿造国子监琉璃牌楼,气势恢弘。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牌楼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