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běi

南北路

拼音 nán běi lù

注音 ㄋㄢˊ ㄅㄟˇ ㄌㄨ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南北路nán běi lù

向南和向北的道路。戏曲声腔中的皮(西皮)黄(二黄)的别称。因西皮来自(陕西)而称为“北路”,二黄来自安徽而称为“南路”,合称“南北路”。

引证解释

1.向南和向北的道路。

例证清 · 宋琬 《京口遣怀时江上戒严》诗:“出忘南北路,坐废短长吟。”

2.戏曲声腔中的皮(西皮)黄(二黄)的别称。因西皮来自(陕西)而称为“北路”,二黄来自 安徽 而称为“南路”,合称“南北路”。

网络解释

南北路

西皮起源于秦腔,二黄是由吹腔、高拨子演变而成。在有些剧种中,西皮、二黄又分别称为“北路”、“南路”,合称“南北路”。清初时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黄是微调的主要腔调。随着汉调、微调以及二者合流演变而成的京剧在各地的流传,西皮、二黄对南方许多剧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发展出一些新的剧种,形成一种声腔系统。京剧在皮黄系统中流传最广,因此“皮黄”有时也专指京剧。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南北路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