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biān

鸣鞭

拼音 míng biān

注音 ㄇㄧㄥˊ ㄅㄧㄢ

繁体 鳴鞭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鸣鞭míng biān

1.抖动鞭子出声。

例如鸣鞭走马。

英文whip;

2.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英文(of ancient times' honour guard) whip to keep silent;

引证解释

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例证南朝 ·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白马騂角弓,鸣鞭乘北风。”
《宋史 · 孟珙传》:“江陵 所恃三海,不知沮洳有变为桑田者,敌一鸣鞭,即至城外。”
孙犁 《秀露集 · 乡里旧闻》:“他从来也不像那些粗劣的驭手,随便鸣鞭、吆喝,以至虐待折磨牲畜。”

2.指挥鞭打人。

例证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 ·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

3.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例证唐 · 郑嵎 《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襟袖皆仙姿。”
《宋史 · 仪卫志二》:“上皇日常朝殿,差御龙直四十三人,执仗排立,并设繖扇,鸣鞭。”
明 · 高明 《琵琶记 · 丹陛陈情》:“每日间亲随车驾,只听鸣鞭,去螭头上拜跪。”

国语辞典

鸣鞭míng biān

1.挥鞭。

例证唐 · 储光羲〈长安道〉诗:“鸣鞭过酒肆,袨服游倡门。”
唐 · 刘长卿〈少年行〉:“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

2.旧时仪仗中使人肃静的鞭形器具,振动时能发声。

例证《宋史 · 卷一四四 · 仪卫志二》:“上皇日常朝殿,差御龙直四十三人,执仗排立,并设繖扇,鸣鞭。”

网络解释

鸣鞭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元曲选》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就是这种“净鞭”。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鸣鞭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