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矛盾
1.矛和盾,比喻言行自相抵触。
例如矛盾百出。
英文contradiction;
2.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例如矛盾的普遍性。
翻译
- 英语 contradiction, CL:個|个[ge4], conflicting views, contradictory
- 德语 Auseinandersetzung (S), Gegensatz, Widerspruch, Kontradiktion (S), entgegengesetzt, sich widersprechend, unvereinbar, kontradiktorisch (Adj)
- 法语 contradiction, désaccord, contradictoire
引证解释
1.见“矛楯”。
2.特指以文词相辩难。按,同书卷十二有“矛盾”一目,所记皆当时文士以诗句互相指责非难之事。
例证南朝 ·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矛盾交为论,光璧带成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 · 争解元》:“会郡中有宴, 乐天 讽二子(指 张祜、徐凝 )矛盾。”
3.犹屏障。 《宋书 · 萧景传》:“羣 蛮 悉渡 汉水 来降。议者以 蛮 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
例证景 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 魏 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 蛮,则 魏 军无碍,非长策也。’”
4.违抗。
例证明 · 王錂 《春芜记 · 忤奸》:“想着我宠冠臣邻,我屈指朝中半从顺,怪伊行敢相矛盾。”
5.哲学名词。在唯物辩证法中,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6.逻辑名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国语辞典
矛盾
1.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 · 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也作“矛楯”。
例如如:“自相矛盾”
近义抵触
2.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网络解释
矛盾 (对立统一关系之逻辑术语)
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
从广义上讲:如果两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时另一件一定存在,那么这两件事物就有矛盾。
矛盾 (汉语词语)
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无善恶之分。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在逻辑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在口语和辩证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逻辑中完全不同的意义。
造句示例
- 这个故事是矛盾的,有相反意思。
- 正是这种神秘感将我们引向对鲸类的矛盾态度。希腊语中鲸鱼是海中怪兽的意思。
- 有很多俗语表达的意思,相互矛盾,经过实证,其中一些比其他的,更有说服力。
- 在第一段,关于语言的主张,用批判的方式,认为符号和意思永远不能相矛盾,正是这个主张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于我们所说的文学语言来说
- Lispy觉得这种做法很有意思,他认为这不一定就与Kelly和Tolvanen在其书中建议的相矛盾。
- 这只黑熊并非他的目标,他正在搜寻的是一种更令人敬畏更珍稀的动物:吉特盖特人把它称作“mooksgm'ol”,就是精灵之熊(白灵熊)的意思,它是一种可以行走的“矛盾体”---一种白色的黑熊。
- 意思就是不要提先前的矛盾了,免得争论再次爆发。
- 颜色的意思和能有时是矛盾的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几何和建筑形式的象征主义。
- 这个矛盾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 “鼬鼠”型的词语是一种修饰语,与广告词的意思几乎是相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