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
注音 ㄇㄚˇ ㄇㄧㄢˋ
繁体 馬面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马面
1.长形的脸面。
2.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鬼卒,头像马首。
3.古时沿着城墙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于墙面外的墩台。其作用是加固城体,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敌兵。
国语辞典
马面
1.设在城堡短墙上的战棚。
例证宋 · 沈括《梦溪笔谈 · 卷一一 · 官政一》:“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
2.地狱中的鬼卒。
例证《景德传灯录 · 卷一一 · 陇州国清院奉禅师》:“释迦是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旁。”
网络解释
马面 (古代城墙的马面)
马面指的是古代城墙的马面,在中国冷兵器的古代,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称为敌台的城防设施,俗称为“马面”。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马面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