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史纸
注音 ㄌㄧㄢˊ ㄕˇ ㄓˇ
繁体 連史紙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连史纸
◎原称连四纸、绵连四纸,后讹称连史纸。产于江西、福建等省。原料用竹。纸质细,色白,经久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书画、扇面等多用之。
国语辞典
连史纸
◎一种珍贵的书法用纸。原产于福建、江西二省。以嫩竹为原料而制成。色白,质细,永无变色、变质之虞。多用于印制贵重的书籍、碑帖、信笺、扇面等。本称为“连四纸”,后讹称为“连史纸”。
网络解释
连史纸
连史纸,又称连四纸,连泗纸,原产江西、福建。素有“寿纸千年”之称。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它纸白如玉,厚薄均匀,永不变色,防虫耐热,着墨鲜明,吸水易干,书写、图画均宜。所印刷的书,清晰明目,久看眼不易倦。用于书写作画,着墨即晕,入纸三分,历来为国内外书画家所钟爱收藏。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连史纸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