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n

乐毅论

拼音 lè yì lùn

注音 ㄌㄜˋ ㄧˋ ㄌㄨㄣˋ

繁体 樂毅論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乐毅论lè yì lùn

著名的小楷法帖。三国魏夏侯玄文,晋王羲之书。唐褚遂良称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被评为王羲之正书第一。真迹已佚,后世摹本甚多。参阅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卷三,宋程大昌《考古编 · 黄庭经》。

国语辞典

乐毅论yuè yì lùn

著名小楷法帖。曹魏夏侯玄撰,晋王羲之书写。其笔画清劲,笔势飞动,字体略扁,圆润淡雅。唐人褚遂良评为“笔势精妙,备尽楷则”,此书足为后世典范。

网络解释

乐毅论

《乐毅论》共四十四行,小楷。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原作者为夏侯玄,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乐毅论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