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注音 ㄌㄤˋ ㄊㄠˊ ㄕㄚ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浪淘沙
1.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本为小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押三平声韵。南唐李煜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作《浪淘沙令》,为双调五十四字,押平声韵。
2.曲牌名。南曲越调、北曲双调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五十四字体半阕相同,但曲调、用途不同。
国语辞典
浪淘沙
1.海浪一波波的拍打沙滩,将泥沙滚上岸又卷走的现象。
2.词牌名。唐教坊曲。本七言断句,至李煜制两段令词,名浪淘沙令。而柳永、周邦彦别作慢词,名浪淘沙慢。
3.曲牌名。南曲入越调引子,管色配六字调或凡字调;北曲入双角只曲,又入羽调正曲。
网络解释
浪淘沙 (词牌名)
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卖花声”。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清真集》入“商调”,韵味转密,句读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代表作有李煜《浪淘沙 · 帘外雨潺潺》等。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浪淘沙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