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jué

东突厥

拼音 dōng tū jué

注音 ㄉㄨㄥ ㄊㄨ ㄐㄩㄝˊ

繁体 東突厥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东突厥dōng tū jué

古国名。北魏时建立的突厥政权,于隋开皇时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二国。东突厥地在我国北方,亦称北突厥。唐天宝三年为回纥所灭。参阅《新唐书 · 突厥传》。

网络解释

东突厥

北齐后主天统三年(567),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西突厥两部,东突厥(583年~630年)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在东突厥汗国内,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强盛时势力范围囊括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整个蒙古高原及贝加尔湖地区。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东突厥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