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闻鼓
注音 ㄉㄥ ㄨㄣˊ ㄍㄨˇ
繁体 登聞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登闻鼓
◎古代帝王为表示听取臣民谏议或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臣民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
国语辞典
登闻鼓
◎古代于朝堂外悬蕔,百姓若有谏议或冤屈要上达,即可击鼓以申。
例证《晋书 · 卷三 · 武帝纪》:“西平人曲路伐登闻鼓,言多袄谤,有司奏弃市。”
元 · 无名氏《陈州粜米 · 第一折》:“任从他贼丑生,百般家著智能,遍衙门告不成,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鸣。”
网络解释
登闻鼓
登闻鼓是中国封建时代于朝堂外悬鼓,以使有冤抑或急案者击鼓上闻,从而成立诉讼。源于魏晋南北朝。《晋书 · 武帝纪》有“伐登闻鼓”的记载。后历代相沿。我们常常在影视片中看到,冤屈的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的场面,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登闻鼓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