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鹿
注音 ˙ㄉㄜ ㄌㄨ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得鹿
1.《列子 · 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后遂以“得鹿”指虚幻的人世富贵。
2.《史记 ·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文选 · 班彪〈王命论〉》“至比天下于逐鹿”李善注引《六韬》:“取天下若逐野鹿,得鹿,天下共分其肉。”后以“得鹿”比喻取得天下。
网络解释
得鹿
词目:得鹿
拼音:de lù
注音: ˙ㄉㄜ ㄌㄨˋ
解释:(1)指虚幻的人世富贵。(2).比喻取得天下。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得鹿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