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
注音 ㄅㄚˊ ㄏㄜˊ
近义词 拖钩,牵钩,拖钩﹑牵钩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拔河
◎一种体育比赛,两队在一条大绳的两端用力拉,拉过规定的界线为胜。
英文tug-of-war;
翻译
- 英语 tug-of-war, to take part in a tug-of-war
- 德语 Tauziehen (S, Sport)
- 法语 tir à la corde
国语辞典
拔河
◎一种比赛力气大小的体育活动。参赛者分成两队,各持绳索的一端,同时用力向后拉。绳子中间系有标识,能将标识拉过一定界限者为优胜。战国时称为“拖钩”、“牵钩”,唐时称为“拔河”。
例证《谈征 · 事部 · 拔河》:“唐中宗景龙三年春正月幸元武门观宫女拔河。《拔河》,戏名也。〈景文龙馆记〉曰:『清明节以大麻緪两头系千余小绳,执之争挽,以力弱者为输。』即今拉军之戏也。”
近义拖钩 牵钩
网络解释
拔河 (体育运动)
拔河为双方各执绳一端进行角力的体育活动,属于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
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
2015年12月,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一起申请的拔河(Tugging rituals and games)成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拔河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