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人
注音 ㄞˋ ㄖㄣ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艾人
1.古俗,用艾蒿扎草人悬门上,以除邪气。
2.年长的人。
国语辞典
艾人
◎用艾草编结成的人形。旧俗于端年节悬挂在门上,用以避邪除毒。见南朝梁 · 宗懔《荆楚岁时记 · 五月》。
网络解释
艾人
艾人,古代汉族端午节门饰,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区。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民间采集艾草扎成人形挂在大门或房门上,认为可辟毒气,以后历代相沿成欲俗。与纪念屈原有关。汨罗江畔的老百姓至今还流传着“五月五日午,屈公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的民谣。
造句示例
- 艾伯森说,在听别人打手机时,人们总想弄清说话人所说的只言片语的意思,并预测说话人接下来会说什么。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艾人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