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ǎng

掌记

拼音 zhǎng jì

注音 ㄓㄤˇ ㄐㄧˋ

繁体 掌記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掌记zhǎng jì

1.掌管记载。

2.唐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省称。

3.唐代官名。宫官的属官。

4.备忘的记事纸片;用于随手记录的本子。

5.抄写戏曲脚本的手册。亦借指传奇。

国语辞典

掌记zhǎng jì

1.负责记载或管理笺奏。

例证唐 · 贾岛〈送张校书季霞〉诗:“掌记试校书,未称高词华。”

2.元时戏剧的手抄曲本。

例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 宦门子弟错子身 · 第五出》:“不妨,你带 得掌记来,敷演一番。”

3.职官名。唐代尚宫局中设有掌记二人,正八品。负责宫内入出,录为抄目。

网络解释

掌记

(1).掌管记载。《后汉书 · 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2). 唐 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省称。 唐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书记》诗:“怜君才与 阮 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 唐 贾岛 《送张校书季霞》诗:“掌记试校书,未称高词华。”

(3). 唐 代官名。宫官的属官。《新唐书 · 百官志二》:“﹝宫官﹞掌记二人,正八品。”

(4).备忘的记事纸片;用于随手记录的本子。 宋 周必大 《益公题跋 · 御笔掌记跋》:“﹝上﹞每临朝以方寸纸作掌记,微偃两旁而中摺之,寘在御手。若内殿则留香案上。”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十:“ 吕申公 晦叔 当国时,尝籍人才已用、未用姓名、事件、当行、已行条目,谓之掌记。”

(5).抄写戏曲脚本的手册。亦借指传奇。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五出:“[生唱]你把这时行的传奇,[旦]看掌记。[生连唱]你从头与我再温习。”《剪灯新话 · 联芳楼记》:“ 吴下 人多知之,或传之为掌记云。”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掌记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