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善
注音 ㄨˇ ㄕㄢ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五善
◎古代射礼的五项要求。谓咨、询、度、诹、谋。五戒。
引证解释
1.古代射礼的五项要求。
例证《论语 · 八佾》“射不主皮” 何晏 集解引 汉 · 马融 曰:“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体和;二曰和容,有容仪;三曰主皮,能中质;四曰和颂,合雅颂;五曰兴儛,与舞同。”
唐 · 戎昱 《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诗:“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
宋 ·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揖让而升,非尚六钧之勇;进退可庶,不矜五善之功,此射之让也。”
2.谓咨、询、度、诹、谋。
例证《左传 · 襄公四年》:“臣闻之,访问於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諏,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
杜预 注:“问善道,问亲戚之义,问礼宜,问政事,问患难。五善为咨、询、度、諏、谋。”
3.五戒。
例证《无量寿经》卷下:“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网络解释
五善
五善指疮疡疾病预后较好的五种善证的表现。善证、顺证,是人体感受病邪后而发生一系列的局部情况和全身症状,此时人体盛实,气血尚充。相当于疡科疾病阳性疮疡的范畴,在治疗中,根据病情,合理用药,这样的病情最易治愈,不易发生变证、危证,治疗得法,病人很快痊愈,恢复健康,预后良好。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五善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