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四相

拼音 sì xiāng

注音 ㄙˋ ㄒㄧㄤ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四相sì xiāng

三国时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先后任蜀相(尚书令),时称“四相”。因有贤名,亦号“四英”。

引证解释

1.三国 时 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四人先后任 蜀 相(尚书令),时称“四相”。因有贤名,亦号“四英”。

例证晋 · 常璩 《华阳国志 · 刘后主志》:“於时 蜀 人以 诸葛亮、蒋、费 及 允 为四相,一号四英。”

2.佛教以离、合、违、顺为四相。

例证《楞严经》卷三:“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四相乃无常之刀,三聚为苦家之质。”

国语辞典

四相sì xiàng

佛教用语。佛教谓无常现象的四种特征。如生、住、异、灭;生、老、病、死;离、合、违、顺。

例证南朝梁 · 简文帝〈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四相乃无常之刀,三聚为苦家之质。”

网络解释

四相

四相又叫四象,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左右前后或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古代中国人民的星宿信仰。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四象在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四相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