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
注音 ㄌㄨㄥˊ ㄑㄧˊ
繁体 龍旗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龙旗
◎参见:龙旗,龙旗。
引证解释
1.亦作“龙旗”。 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
例证《周礼 · 考工记 · 輈人》:“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
郑玄 注:“交龙为旂,诸侯之所建也。”
贾公彦 疏:“九斿,正谓天子龙旂。”
《后汉书 · 明帝纪》:“东海王 彊 薨,遣司空 冯魴 持节视丧事,赐升龙旄头、鑾輅、龙旂。”
李贤 注:“交龙为旂,唯天子用之,今特赐以葬。”
唐 · 司空图 《杨柳枝》词之四:“臺城细仗晓初移,詔赐千官禊饮时。緑帐远笼清珮响,更曛晴日上龙旗。”
清 ·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恭纪》诗之一:“期门百队龙旂后,更有名王万骑陪。”
2.借指天子。
例证宋 · 苏轼 《王晋卿作烟江迭障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屈居华屋啗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
明 · 夏完淳 《大哀赋》:“登陴而鱼钥仓皇,入援而龙旂震荡。”
3.指得专征伐的将帅之旗。参见“龙章”。
例证唐 ·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三:“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清 · 魏源 《圣武记》卷一:“冯双礼 将左, 白文选 将右,而 可望 建龙旗鼓吹居中。大兵急攻之,败走。”
4.清 代国旗。
例证清 ·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乡下人们对于城里挂着‘龙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关心的。”
国语辞典
龙旗
1.画龙为饰的旗子。
例证《荀子 · 礼论》:“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
《国语 · 齐语》:“赏服大辂,龙旗九旒。”
2.清代国旗绘有龙形,称为“龙旗”。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龙旗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