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之音
注音 ㄓㄥˋ ㄨㄟˋ ㄓ ㄧㄣ
繁体 鄭衛之音
近义词 靡靡之音,濮上之音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郑卫之音
◎春秋 · 战国时郑 · 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指靡丽的文风。
引证解释
1.春秋 战国 时 郑 卫 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例证《礼记 · 乐记》:“郑 衞 之音,乱世之音也。”
2.泛指淫靡的音乐。
例证《后汉书 · 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 郑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 · 刘元卿 《贤奕编 · 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 郑 衞 之音,未尝一经於耳。”
3.指靡丽的文风。 北齐 · 颜之推 《颜氏家训 · 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例证梁 孝元 · 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 郑 卫 之音故也。”
参见“郑声”。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处:《礼记 · 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国语辞典
郑卫之音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例证《礼记 · 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汉书 · 卷二二 · 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
近义濮上之音 靡靡之音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郑卫之音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