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shǔ

三属

拼音 sān shǔ

注音 ㄙㄢ ㄕㄨˇ

繁体 三屬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三属sān shǔ

1.三次斟酒。

2.指古代战士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相连以掩蔽全身。

3.三度会盟。

引证解释

1.三次斟酒。

例证《仪礼 · 士昏礼》:“酌玄酒,三属于尊。”
郑玄 注:“属,注也。”

2.指古代战士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相连以掩蔽全身。

例证《荀子 · 议兵》:“魏氏 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
《汉书 · 刑法志》:“魏氏 武卒,衣三属之甲。”
颜师古 注:“苏林 曰:‘兜鍪也,盆领也,髀褌也。’ 如淳 曰:‘上身一,髀褌一,踁缴一,凡三属也。’ 如 说是也。”
《文选 · 左思<魏都赋>》:“三属之甲,縵胡之缨。”
张铣 注:“属,连也。言甲三札相重而连之。”

3.三度会盟。

例证《国语 · 晋语二》:“三属诸侯,存亡国三。”
韦昭 注:“属,会也。三会,乘车之会三也。”

4.犹三族。

例证《后汉书 · 章帝纪》:“一人有罪,禁至三属。”
李贤 注:“即三族也。谓父族、母族及妻族。”

网络解释

三属 (汉语词语)

三属,读作bēi fèn,汉语词语,解释为三次斟酒等。出自《仪礼 · 士昏礼》。出自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三属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