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
注音 ㄧㄤˊ ㄆㄧㄥˊ
繁体 陽平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阳平
◎升调;现代汉语四声中的第二声。
英文the rising t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wodern standard Chines pronounciation;
引证解释
1.普通话字调的第二声,主要由古汉语平声字中浊音声母字分化而成。参见“四声”。
例证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二:“上与阳平均为昂上调,而阳平高于上声。”
2.古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勉县 西。
例证《文选 ·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 阳平,据 石门。”
李善 注:“《周地图记》曰:褒谷 西有古 阳平关。”
《文选 ·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进临 汉中,则 阳平 不守。”
国语辞典
阳平
1.国音声调的第二声。声音读法由抑而扬,抑暂扬久者为阳平,如阳、前、梅、兰等字。
2.郡名。三国魏时设立,约今河北省大名县,隋代时废置。
网络解释
阳平 (语言学术语)
阳平是汉语调类的一种,是从低向高的升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调类系统中又被称为第二声,调值用五度标记法可以标记为35。而方言中的阳平的调值与普通话不一定相同。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阳平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