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纳节

拼音 nà jié

注音 ㄋㄚˋ ㄐㄧㄝˊ

繁体 納節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纳节nà jié

纳还朝廷所赐的旌节。亦借指辞官。

国语辞典

纳节nà jié

辞官而缴还朝廷所颁赐的旌节。

例证《新唐书 · 卷一五〇 · 齐映传》:“映因说彰纳节,归诸子京师。”

网络解释

纳节

唐、宋节度使改任仆射、尚书、侍郎之称。

nà jié

纳节(纳节)

纳还朝廷所赐的旌节。亦借指辞官。

《新唐书 · 齐映传》:“ 滑毫 节度使 令狐彰 署掌书记, 彰 疾甚,引 映 托后事。 映 因说 彰 纳节,归诸子京师。”

《宋史 · 岳飞传》:“ 飞 与 庶 书:‘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 清 吴伟业

《赠何匡山》诗:“早年纳节卧沧浪,回首风尘鬓发苍。”

造句示例

  • 当然,在旁普罗纳的圣佛明节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对危险和死亡的关注。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纳节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