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米

拼音 yù mǐ

注音 ㄩˋ ㄇㄧˇ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御米yù mǐ

供宫廷食用的米。即罂粟。

引证解释

1.供宫廷食用的米。

例证《后汉书 · 百官志三》:“导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舂御米,及作乾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 江水一》:“县北有稻田,出御米也。”

2.即罂粟。参见“罌粟”。

例证明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穀二 · 罂子粟》﹝释名﹞:“米囊子、御米,象穀。﹝ 时珍 曰﹞其实状如罌子,其米如粟,乃象乎穀,而可以供御,故有诸名。”

网络解释

御米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50厘米。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长卵形成狭长椭圆形,长6~30厘米,宽3.5~2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而抱茎,边缘具不规则粗齿,或为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白粉成灰绿色。花顶生,具长梗,花茎长12~14厘米;萼片2,长椭圆形,早落;花瓣4,有时为重瓣,圆形或广卵形,长与宽均为5~7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雌蕊1,子房长方卵圆形,无花柱,柱头7~15枚,放射状排列。蒴果卵状球形或椭圆形,熟时黄褐色,孔裂。种子多数,略呈肾形,表面网纹明显,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御米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