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

拼音 wū lā

注音 ㄨ ㄌㄚ

繁体 烏拉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乌拉wū lā

1.皮被。

英文鄂伦春ulao;

2.东北地区冬季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以乌拉草。

英文满ula;

3.民主改革前,西藏农奴向三大领主支应的一种无偿的繁重劳役。

英文藏wula;

4.服此种劳役的人。

乌拉wù la

东北地区冬天穿的用皮革制的鞋,里面垫乌拉草。

英文leather boots lined with wula sedge;

国语辞典

乌拉wū lā

1.一种土民当官差的制度。照例系轮派,并须照官价给酬。而我国西南边疆的土民替土司当差,则是纯义务的,且须自备饭食。

2.一种东北地区人民冬天穿著的鞋子。以整块牛皮制成,中置乌拉草,可保暖,防止冻伤。

网络解释

乌拉 (俄语音译)

乌拉(俄语:Ура!)在俄语里并没有具体的意思,通常用作表达强烈情感的语气词。俄国士兵在冲锋时通常高喊“乌拉!”,国内常译为“万岁!”,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译制片喜欢把其翻译成“杀!”,来配合中国人的习惯。前苏联/俄罗斯习惯在阅兵时使用“乌拉!”的口号,其功能类似于我国“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的阅兵喊话。

乌拉 (词语释义)

乌拉(满语,穆麟德:ula)是女真的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于松花江畔(今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而得名。乌拉在满语中意为“江”。明末曾盛极一时、颇为繁华,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一说。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乌拉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