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shī

天师

拼音 tiān shī

注音 ㄊㄧㄢ ㄕ

繁体 天師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天师tiān shī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

英文Taoist master;

引证解释

1.古代对有道术者的尊称。

例证《庄子 · 徐无鬼》:“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 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素问 · 上古天真论》:“﹝ 黄帝 ﹞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歧伯 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

2.东汉 · 张道陵 创五斗米道,其孙 鲁 传道 汉 · 沔 间,信奉者称 陵 为天师。

例证北魏 · 郦道元 《水经注 · 沔水一》:“水西山上有 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

3.尊称僧道术士等。

例证《宋书 · 二凶传 · 元凶劭》:“有女巫 严道育 …… 劭 等敬事,号曰天师。”
唐 · 郑棨 《开天传信记》:“坐未久,忽闻扣门连声云 一行 天师至。”
老舍 《茶馆》第三幕:“谁封你作了天师?”

4.犹言王师。

例证汉 ·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霆奋席卷,自 寿春 而南。”

国语辞典

天师tiān shī

1.天子的军队。

例证《文选 · 陈琳 ·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与匈奴南单于呼完厨……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

2.东汉张道陵传五斗米教,其门徒尊称为“天师”。其后世子孙受元世祖之封,世代以天师为名号,世称“张天师”。

网络解释

天师 (对有道者的尊称)

天师: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天师原是道家始祖——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

后世有道者有称天师的,如东汉葛玄天师,东晋许逊天师,北魏寇谦之,南朝陆静修,唐杜光庭,宋萨守坚等高道大德。

在古代小说中,天师通常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本事,深受百姓爱戴。而道教创始者祖天师张道陵的子孙,亦承袭天师大真人这一称号。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 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谦之),刘宋有陆天师(修静),唐有杜天师(光庭),宋有萨天师(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 郝超传》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天师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