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使
注音 ㄐㄧㄝˋ ㄕˇ
近义词 假如,如果,假使,倘使,假若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借使
◎假设连词。假如,倘若。假设连词。即使,纵然。
引证解释
1.假设连词。假如,倘若。
例证汉 · 贾谊 《过秦论下 · 事势》:“借使 秦王 计上世之事,并 殷 周 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晋 · 陆机 《<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
宋 · 司马光 《论衙前札子》:“借使今日家产直十万者充衙前,数年之后,十万者尽,则九万者必当之矣。”
2.假设连词。即使,纵然。
例证《资治通鉴 · 晋成帝咸和三年》:“刘曜 虽东征,其子 胤 守 长安,未易轻也。借使小有所获,彼若释东方之图,还与我校;祸难之期,未可量也。”
宋 ·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臣疎贱,在闕门之外,朝廷之事不能尽知;借使闻之道路,又不知其虚实也。”
《元史 · 世祖纪六》:“借使 似道 实轻汝曹,特 似道 一人之过耳,且汝主何负焉。正如所言,则 似道 之轻汝也固宜。”
国语辞典
借使
1.假如、倘若。
例证汉 · 贾谊〈过秦论〉:“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
《文选 · 陆机 · 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
近义假使
2.即使、纵然。
例证《元史 · 卷九 · 世祖本纪六》:“借使似道实轻汝曹,特似道一人之过耳,且汝主何负焉。正如所言,则似道之轻汝也固宜。”
网络解释
藉使
jiè shǐ ㄐㄧㄝ ˋ ㄕㄧˇ
藉使
假使。 汉 贾谊 《过秦论下》:“藉使 子婴 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 山 东虽乱, 秦 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宋 马永卿 《嬾真子 · 杜牧之诗寓意》:“藉使意不出此,以景趣为意,亦自不凡,况感寓之深乎?” 明 宋濂 《林府君墓铭》:“朝廷何负尔辈,乃敢弄兵反,藉使州县赋敛急,或不能堪,当诉之方岳大臣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