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guān

阳关

拼音 yáng guān

注音 ㄧㄤˊ ㄍㄨㄢ

繁体 陽關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阳关yáng guān

1.古邑名。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偏东而南约六十里。

2.古聚落名。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

3.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称。

4.古关名。常用以泛指远方。

5.古关名。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三国蜀刘备又置关。

6.古曲《阳关三叠》的省称。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

国语辞典

阳关yáng guān

1.地名。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2.汉时设置于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一百三十里的关隘。因位于玉门关之南,故称为“阳关”,为出塞必经的地方。

网络解释

阳关 (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地名)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阳关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