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
注音 ㄈㄤˋ ㄧㄢ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放言
◎谓不谈世事。放纵其言,不受拘束。
引证解释
1.谓不谈世事。一说为放纵其言。参阅 清 · 刘宝楠 正义。
例证《论语 · 微子》:“﹝子﹞谓 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放,置也;不復言世务。”
2.放纵其言,不受拘束。
例证《后汉书 · 荀韩锺陈传论》:“汉 · 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矫絜放言为高。”
李贤 注:“放肆其言,不拘节制也。”
唐 ·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序》:“予闲居,乘兴偶作一十二章,颇类志怪放言。”
清 · 昭槤 《啸亭续录 · 陶珏卿》:“余每放言妄论,伊必阻止曰:‘此招祸之媒也。’”鲁迅 《书信集 · 致黎烈文》:“日前见启事,便知大碰钉子无疑。放言已久,不易改弦,非不为也,不能也。”
国语辞典
放言
◎恣意言论,毫无节制。
例证《后汉书 · 卷七〇 · 孔融传》:“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南朝梁 · 刘勰《文心雕龙 · 辨骚》:“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
网络解释
放言 (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
《放言》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这首诗哲理丰富,语言平实易懂,是白居易一首较好的七言诗。
放言 (汉语词汇)
放言,汉语词汇。
拼音:fàng yán
释义:1、谓不谈世事。2.放纵其言,不受拘束。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放言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