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sài

出塞

拼音 chū sài

注音 ㄔㄨ ㄙㄞ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出塞chū sài

古远出边塞。

英文come out to border area;

国语辞典

出塞chū sài

远出边塞。古称远适异国,或出征外夷为“出塞”。

例证《史记 · 卷四 ·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
唐 · 李白〈太原早秋诗〉:“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网络解释

出塞 (王昌龄七言绝句之一)

《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诗的代表之一。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出塞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