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
注音 ㄓㄨㄥ ㄗˇ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中子
◎一种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其质量近似等于质子的质量,出现在除氢核以外的所有已知的原子核中。
英文neutron;
翻译
- 英语 neutron
- 德语 Neutron (S)
- 法语 neutron
引证解释
1.排行居中的儿子。
例证《史记 · 孝文本纪》:“孝文 皇帝,高祖 中子也。”
《玉台新咏 · 古乐府<相逢狭路间>》:“兄弟二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 ·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尚书娶 吴郡 陆景融 女,有子五人,皆有名蹟,其达者四人,公於伦次为中子。”
清 · 吴敏树 《先考行状》:“先考 研田 府君既没之二十年,不肖中子 敏树 欲有表於其墓。”
2.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约和质子相等。由于它不带电,故从原子核分裂出来的中子容易进入原子核,可用来轰击原子核,引起核子反应。
国语辞典
中子
1.排行居中的儿子。
例证《史记 · 卷一〇 · 孝文本纪》:“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
唐 · 韩愈〈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有子五人,皆有名迹。其达者四人,公於伦次为中子。”
2.一种基本粒子。常以符号n表示。为所有质量数大于一的原子核之构成部分。西元一 九三二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Chadwick)发现。质量与质子的质量相近,为电子质量的一八三八点六倍,但不带电荷。单独存在时不稳定,容易衰变为质子和电子。因其不带电,容易进入原子核,故可以用来冲击原子核,引起核子反应。
网络解释
中子 (物理名词)
中子(Neutron)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中子是组成原子核构成化学元素不可缺少的成分(注意:氕原子不含中子),虽然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核内的质子数目确定的,但是如果没有中子,由于带正电荷质子间的排斥力(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就不可能构成除只有一个质子的氢之外的其他元素。中子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中子 (词语)
表示第二个儿子。
造句示例
- 因此,恩里科·费米把它们叫做‘小中子’,在意大利语中就是中微子的意思。